新闻动态
各地孔院
新闻动态
通知公告
规章制度
文件下载
精彩视频
关于我们
首页 >> 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  
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篆刻体验课受欢迎
发布日期:2017-03-06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    当地时间2月17日,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篆刻体验课。参加此次活动的多是在校大学生和当地社区的居民,他们对中文和汉字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。

    首先,孔院老师向大家讲解了篆刻的步骤,并介绍了阴刻和阳刻两种篆刻方法,学生们听得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在孔院老师的帮助下,大家学会了自己中文名字的篆书写法。小篆体正势圆,严紧工整,初学者要想做到刻出来的字笔画粗细一致,大小整齐划一可不简单。大家低头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刻字,生怕一走神把处女作给刻坏了。

    在人群中有这样一对默默刻字的美籍日裔母女叶含雅(HelenYamada)和叶含亚(Helen Kimiko Yamada)。他们今年开始在乔治梅森大学孔院上中文课,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孔院的文化活动。女儿含亚今年九岁,虽然目前会的中文不多,但是每次来都会用中文热情地和老师们打招呼。在母亲含雅和老师的帮助下,含亚刻好了自己的印章。小小年纪就出色地完成这次手工,令在场的不少大哥哥、大姐姐佩服。

    含亚从小接受的是家庭教育,母亲含雅希望孩子能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多样文化。她表示这次篆刻活动太好了!她不仅让孩子尝试了篆刻这种艺术,还认识到汉字的魅力。她和孩子会认真学习汉语,以后有空还会常来梅森孔院参加文化活动。

    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,兴起于先秦,盛于汉朝,迄今为止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。它集书法和镌刻为一体,主要用于制作印章。而且篆刻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。2009年,中国篆刻已入选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书法、国画这些传统艺术对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,但是对他们来说,篆刻是中国文化一种新鲜的表现形式。篆刻艺术源远流长,体验篆刻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,也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播、弘扬的很好的体现。参与活动的美国学生、当地社区居民奇思妙想,将篆刻与自己的爱好、特点相结合,他们设计的汉字、图案别出心裁,可以说是一种创新。

    这已经不是乔治梅森孔院第一次开设篆刻体验课了,这类手工课程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不仅能把大家聚在一起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,还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。乔治梅森大学孔院将继续开设此类手工课程,做好文化传播与推广工作。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